
世界经济论坛(WEF)近日公布最新一批“灯塔工厂”名单,全球有21座工厂新入选。自此,全球“灯塔工厂”数量达到153家,中国位居世界第一。
佩信行业研究院发现,新公布的第十一批名单中,中国企业有12家入选,其中包括宁德时代、海尔、广汽埃安等企业。2018年至今,中国本土已有62 家工厂入选,占比超过总数的1/3。
行业分布上,这些灯塔工厂大多涉及电子、电器、生活服务、工业制造、汽车、半导体等多个行业,其中电子、电器制造工厂在数量上位于前列。
作为开路先锋,灯塔企业是数字转型的强大力量,正为全球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,他们通过战略性地开拓创新,在打造可持续未来的同时,开创一个转型变革的新时代。
灯塔工厂的数字化部署在生产和运营全周期,产生价值的驱动因素全方位催生着新的经济效益。
从地区分布上看,拥有灯塔工厂位居前列的省份有江苏、广东、安徽、山东等,其中江苏和广东具有领先地位,合计占比32%。
灯塔企业具备相关成功经验,在探索更高效、更敏捷、更可持续的未来制造模式的过程中,通过设立覆盖产业链全环节的智能协同平台,不断推广为产业链伙伴和行业赋能,推动产业协同发展,形成更强的集聚效应。
灯塔工厂正发展为互联互通的端到端价值链,向整个生产网络扩展。第一批灯塔工厂都是单个生产场所,现在灯塔工厂的也在不断突破,数字化正在超出实体工厂范围。
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驱动下,灯塔工厂能够与价值链上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展开合作,与供应商实时共享数据,快速应对需求波动,重塑客户体验。
通过打通端到端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,灯塔工厂能够借助数据共享和预见性分析,优化流程,精确识别客户需求,缩短研发周期,降低运营成本。
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灯塔企业优化生产流程、推出节能举措,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速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
制造企业打造灯塔工厂、探索智能制造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循序渐进的。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企业在战略层面需要有清晰的商业逻辑,不能走一步看一步,要有准确、高效的顶层架构设计,进行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。
在探索过程中打造样板,可以很好地思考和检验战略,而灯塔试点成为企业很好的标杆和试验场,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,找到正确答案。
灯塔网络汇聚了全球先进企业,他们积极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,数字化、智能化大规模部署,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,持续推动着制造业转型。
工业经济发展过程,流水线式的发展,一味地进行“规模扩张”,无法带来长久的发展。因此灯塔工厂需要往更加专业化、精细化方向进行转型。
智能制造的场景创新、技术融合等对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,更倾向于具备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的跨领域知识储备、懂得如何与机器或数字化工具协同工作的复合型人才。
在专业人才紧缺的压力下,制造业企业需尽快对研发体系及运作模式进行全面升级,借用外部人力资源力量,长线布局储备一支高效的人才团队,提升创新资源配置与转化效率,加速中国智造的快速转型。
阅读 3